dg.bfjjw.com 东莞
 
 首页我要请老师 查找老师 家教信息社区 软件YY 建议 
老师基本资料
   称呼:  张老师(901721)    性别:  男
 出生年月:  1980年8月 35岁    籍贯:  湖北省襄樊市南漳
 目前学历:  本科  目前身份:  在职教师
 所在区县:  未知  老师住址:  广东东莞南城区西湖路
 毕业学校:  襄樊学院:物理学
 任教学校:  南博职业技术学院:高等数学
家教资料  
 拿手科目:  八年数学 高一数学
 胜任科目:  初中数学、物理及高中数学物理
 辅导对象:
 家教价格:
七年 40元 八年 40元 九年 50元 高一 50元 高二 60元 高三100元 
[注:上面的价格是指每小时的价格,仅供参考]
 适教区域:  广东东莞
 辅导方式:  老师上门;学生上门
 家教时间:  未知
 教学经历、
 爱好特长、
 个人性格、
 决心趋向、
 其它要求:
本人工作认真负责,并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。在教学中,一向强调与学生沟通,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抵制。课下也常常告诉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性,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,使之对老师产生一种好感,并让这种好感带入教室里,那么课堂氛围将会好一些。当然对待学生并不能一味的仁慈,因为过于仁慈的话,就会缺乏威严,所以有些时候还要加以训斥,因为他们还没有走入社会,在我们看来就像小孩子一样,有些时候你好言好语他们是听不进去的。不过当我们训斥完了以后,还应当对他们进行安抚,简单一点说就是“打一把,摸一把”。另一方面,在上数学课中,主要以教“数学思想”和讲“数学方法”为主,而不是以做题为主。当然,对于理工科,特别是数学不做题是不行的,俗话说:“三天不练手生”,数学不做题是不可能学好的。在讲“数学思想”时,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:第一、 逆向思维 比如:在讲数学时,比如说两角和与差公式中,对公式的逆向使用显得特别的重要。比如求:tan10°+ tan50°+ tan10°tan50°中就是要我们对公式的逆向使用,即要用到tan(10°+50°)。在讲述微分时,要他们先求微分,然后再逆过来求原函数。以便为学积分时打下基础。第二、 逻辑严密 换句话说也就是分析问题时,要句句有理,一环套一环,环环环相扣,有理有据。在这个问题上,很多同学感觉知道是怎么会事,就是写不出来。主要是在应用题中,对具体的问题将之转换成数学问题,然后才能解决。另一方面考虑问题要周到,做到不重不漏。这种思想主要是用在分类讨论中,特别是在对函数的定义域的讨论。还有在集合的子集书写过程也是如此。在讲如高等数学中用得就更为多了,尤其是在求复合函数导数时,子函数很容易给搞掉。第三、 知识迁移 也就是说学了很多的东西,不知有何用处。碰到具体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,这种问题主要是学而不思所至。在这个问题上,本人通常是多多引导,即讲课过程中要“引”,而不可托盘说出,讲一半留一半。自己的话要让学生说出来,以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。另一方面就是在讲方法:第一、 观察比较:比如在集合中:{0}与ø之间的关系。就要加以比较然后再作结论。另外在高等数学中要分析极限问题中也要用到它。比如等价代换。第二、 归纳总结:学习是一个不断总结的过程,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到很乱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所知识点没有进行整行归纳整理。碰到问题了只会做原题,有一点难的,就搞不到了。其实归纳主要是对相同类型的习题先进行分类整理,首先不能搞混淆,然后,再对其进行总结。第三、 联系想象:在现实中所碰到的问题并不是说我们一下子就可以做的出来的,需要我们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快速的扫描,找出哪些知识与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,然后再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位,最后找到解题方法。第四、 换位思考:这方法换句话讲就是“柳暗花明”一样,当我们误入某一个死胡同之后,可以说怎么走都走不通,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时候,就要想到换一种位置,换一种角度来考虑它。比如在我们讲述了求导的四则运算之后,突然间碰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当时很多学生都没有想到要遵循一种“先化简,后运算”的思想。所以他们一上手就用公式,结果是越做越麻烦,最后还算了一个错的。当然在教“数学思想”和“数学方法”时,还有很多方法,我也正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探索,并常常与其它老师接触,遵照我们老教授的一句话:“年轻人应当多学习,多听课”,所以我来南博学院之后,所听课达40多节,因为我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,不学习人家的教学经验是不行的。
 网站记录:  2006年03月18日注册 2006年07月01日来访
 登录次数:1次 浏览次数:92次 YY在线时间:0小时
 预约方式:
家教记录 社区记录
 无记录  无记录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我要请老师 | 我要当老师 | 家教信息 | 家教老师 | 投诉建议
Copyright ©2003-2015 All Rights Reserved
百分·东莞家教网 版权所有